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4日電)大腸癌是台灣民眾最常發生的癌症,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今天表示,篩檢要趁早,因為1/4患者晚期才發現,生命末期幾個月以醫院為家。

同時是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的王輝明說,由於肉多蔬少又高熱量的西化飲食習慣,以及工作壓力、作息不正常等因素,大腸癌連續6年蟬連台灣民眾最容易罹患的首要癌症。

衛生福利部補助50到69歲接受大腸癌的糞便潛血、大腸鏡檢查的二階段篩檢,王輝明認為,有經濟能力的民眾,40歲就該考慮大腸鏡檢查,因為他愈來愈常看到不到50歲的患者,臨床觀察25%患者在晚期才確診,癌症已經轉移,一旦到了大腸癌第4期,5年存活率只剩1成。

以48歲超商老闆娘張女士為例,3年前某天飯後腹部突然劇烈疼痛,以為吃壞肚子,結果是晚期大腸癌,直腸的癌細胞轉移到肝臟多處,無法開刀切除,先接受化療搭配標靶藥物,不到1年即癌症復發,改用第二線標靶及二線化療藥物,最近控制病情,打算到日本探視兒子,慶祝母親節。

王輝明表示,晚期大腸癌復發,能用的藥物不多,二線標靶藥搭配化療,平均7成5的晚期腸癌轉移患者有療效,甚至某些多標靶的新藥組合可讓近3成患者延長2年壽命,其中2.5個月癌症停止惡化。

第二線標靶藥物費用每月約為新台幣12萬元起跳,王輝明形容,患者是花錢買時間,還是有1成患者的癌症極為惡性,藥效不彰,病情繼續惡化,壽命不到半年。此外,使用新一代標靶藥,患者可能會有高血壓、頭痛等副作用,需要服藥緩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ungyung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